日期:2024-11-08 10:37:54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直到今天,六尺巷外的太湖石上依然完整的刻留了这首诗。
六尺巷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桐城市。据说当时有一户张姓人家与邻居吴家争宅基地,由于都是祖宅,两家互不相让。
中间还闹到了县衙,但张家位高权重,吴家富甲一方,县太爷是谁也不敢得罪,所以迟迟不敢轻易判决。
于是张家人就给远在京城做官的张英写了信,希望张英能出面了结此事。
张英在了解情况后,就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信,主动让家人让出三尺地,吴家也深受感动,同样让出了三尺地,成就了今日的六尺巷。
故事很简短,很多读者可能比我还要熟悉。但是六尺巷背后的男人,张英,却是一个不得不说上一笔的人。
张英,字敦复,号学圃,今安徽桐城人。清朝名臣,也是名相张廷玉的父亲。
康熙六年考中进士,担任翰林院编修,后入值南书房,成为康熙身边的近臣。此后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官。康熙三十八年,又拜文华殿大学士,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权臣。
但张英性情温和,待人真诚有礼,不贪图虚名。康熙帝曾称赞道:“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可谓是评价尤高。
笔者也认为慎始敬终是对张英一生最好的、也是最准确的评价,虽居高位,但不贪图名利、不以权谋私、不以权压人,始终都保持着谦虚谨慎、温润有礼的君子之风。
张家家风端正,“诗礼之家,书香传世”,张英的四个儿子、四个孙子、一个曾孙都中了进士,建立了“五朝金榜题名”的显绩,一时传为佳话。
六尺巷在今天看来或许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景点、一个饭后茶余闲聊的小故事,但是其中包含的深意与情怀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从小到大,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总是在教我们如何当仁不让的去争取、去竞争。但很少有人教我们要学会让一让、教我们要始终以温和礼让、谦虚平和的心态去为人处世。而张英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