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7 17:44:00
3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大学教授陈前林一边解答学生疑问,一边在实验室里逐字修改全国两会精神宣讲稿件。
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陈前林工作的常态。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第二天,陈前林就回到贵州大学继续教学与管理工作。工作间隙,他一有空就到实验室,与学生们投入到忙碌的实验中。
今年,陈前林指导的3名硕士、1名博士即将毕业,于他们而言,还有许多问题要当面向导师请教。
陈前林十分关心产业人才培养,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感触最深的正是“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相关内容。
“对于贵州来说,就是要围绕产业需要做研究,服务好‘富矿精开’战略和‘六大产业基地’建设。”
这种为产业服务的认识来源于陈前林的亲身实践,也是他最想告诉学生们的。
3月13日,陈前林还前往息烽县,到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那里的企业正建设一条无水石膏生产线,运用陈前林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工艺生产无水石膏,可以实现磷石膏高效利用、无害化处置,同时实现磷、氟资源回收。
项目预计下个月建成投产。随着目标时间临近,陈前林忙着与项目建设方讨论设备安装细节,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回到贵阳,已是晚上,陈前林又开始撰写全国两会精神宣讲稿。第二天,他将为贵州大学几百名师生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随着键盘敲击完最后几个字,陈前林收拾好电脑。“上午是给师生宣讲,接下来还要到党派宣讲,内容上要更具针对性。”
改稿期间,陈前林不忘电话联系六盘水市相关企业,关心那里正在开展的实验,得知实验结果不顺利,他准备第二天就到现场解决。
“有问题,我就去。”陈前林说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玉林
编辑 曾书慧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