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2 19:16:00
“楼顶的天线拆完了,这下大家可以放心了!”大风到来前,交北头条24号院的一处安全隐患经过多方协同努力被顺利清除,居民们在微信群里交口称赞。
交北头条24号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北京市第六医院的自管房。“接到大风预警后,区卫健委要求我们排查隐患,医院迅速召开圆桌会,部署相关工作,并成立应急小分队。”北京市第六医院副院长周海报谈到,巡查发现多处隐患,其中就包括交北头条24号院楼顶的天线。
事实上,这根天线也被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盯上”。“为应对大风极端天气,公司领导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要求我们坚持‘安全生产是生命线’的原则,及时排查各类隐患。”城中分公司维护部负责人周金龙发现,交北头条24号院的这根废弃微波天线高约10米,因年代久远,产权已经无从查证。“如果不处理,确实很危险,居民的车都停在楼下。万一被风吹倒掉落下来,直接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经过一番商议,周金龙决定组织工作人员在4月11日上午到现场进行拆除工作,“施工前,需要居民配合先将楼下的车辆挪走。”
如何确保车辆全部按时挪走?业委会顾问韩伟主动当起了协调员。作为这里的老居民,69岁的他是居民口中热心肠的“韩哥”。
4月10日晚上7点多,韩伟在居民微信群里通知大家挪车事宜,并邀请其他邻居一起帮忙。为方便居民挪车,北京市第六医院总务科张岳积极挖掘医院内的空闲车位,并安排司机班班长刘鑫负责对接,协助居民将车停了进来。
“大家都很配合,有些居民还把车钥匙留下,请我们帮忙挪走。”在韩伟和邻居们的张罗下,院子里的车都及时完成转移。
4月11日上午8点,周金龙带领9名工作人员来到交北头条24号院,现场评估后制定切割方案。工作人员系好安全绳,同时给微波天线也系上绳索,避免切割过程中发生掉落。很快,“大块头”被切成小段,工作人员顺着狭小的天井,小心翼翼地将小段分批搬运下楼。施工过程中,交北头条社区书记金英也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全程跟进。
“大家可以把车开回院里了。”上午11点半,韩伟在微信群里发布施工进度,并提醒居民将车停放入位。
“今晚起大风来临,电动车棚里的电动车请大家摆放紧凑一些,将电动车全部放在车棚里。请不要在汽车边停放车辆。如果没有地方可暂时停到中央的位置,尽可能避开因大风倾倒车子发生意外。”微信群里,韩伟还细心地提醒邻居们关好门窗,“三个单元楼道门窗请大家关好,尤其是三单元的门窗。三单元六楼有通往楼顶的口井,避免穿堂风掀顶。”
“收到,谢谢提醒!”“辛苦啦!”微信群里,居民们纷纷为这些贴心提醒点赞。
“感谢大家把车停放整齐,目前院里没有发生任何车倒了的现象。”4月12日中午12点,韩伟向邻居们分享了一张楼下井然有序的现场照片。“虽说大风肆虐,但小院里安然无恙,这一切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