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让“城市过客”,变成“阿拉宁波人”?

日期:2025-04-03 15:06:00

这几天,外卖骑手李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进入“甬爱码”小程序,立即找到了最近的充换电站,一改往日凭记忆寻找充电站的烦恼,现在只需轻点屏幕,就能轻松导航至目的地。

甬爱码十大功能

这个集服务导航、权益申领、问题报料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正让宁波3.5万名外卖小哥真切感受到“一码在手,城市无忧”的温暖。

据了解,这款由宁波市委社工部打造的“甬爱码”,涵盖甬爱小区3536个,甬爱商家8433家,甬爱驿站2433个,充换电站11321个,这也标志着暖心服务从线下迁移到了云端。

镇海启用甬爱码

这一变化,得益于宁波对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人群日益细致的关怀。宁波不仅通过数字化手段为骑手们提供了便利,更从多方面入手,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这群“城市奔跑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从简单的“礼遇”到深度的“互融”,宁波正用实际行动,让更多新就业群体立得住脚、安得下心。

从“歇脚地”到掌心里的“暖心巢”

“以前风里来雨里去,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这几年我切实感受到这座城市很重视服务我们外卖员。”在镇海老城片区的招宝广场甬爱e家,刚跑完中午外卖高峰期的徐永强得空走进甬爱e家歇歇脚,这个不大的驿站配备了饮水器、微波炉等10余项设施,成为外卖骑手的“能量补给站”。

这样的温情服务场景在宁波已成常态。在宁波大街小巷,总能看见一个个“甬爱e家”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自2021年起,这些驿站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大街小巷落地生根。

外卖小哥收到个性头盔

近年来,各地“甬爱e家”的服务更是持续升级,呈现百花齐放之态。

在江北区甬江街道,有一个专属于网约车司机的暖心驿站——“红色方向盘”甬爱e家,在这里,司机们不光可以给汽车充电,还能享受实惠的饭菜以及量血压服务;

面向新就业群体调解工作室

在鄞州区首南街道,宁波首家以新业态从业人员为服务对象的调解工作室,被搬进了“甬爱e家”里,为新就业群体构筑起了法律的堡垒;

而在海曙区学院社区,新就业群体可以在“甬爱e家”学习普法教育类、学历技能类等课程;

为了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北仑区柴桥街道芦江工业社区的“甬爱e家”,还推出了寒暑假公益托管班……如今,“甬爱e家”已成为甬城的一张鲜活靓丽的名片。

新就业群体在友好街区休憩

在新就业群体“暖心巢”建设上,宁波还打造了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友好楼宇。去年4月,位于鄞州区潘火路的宁波首条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正式开放,这条街区约400米,集聚了30余家爱心商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日前,鄞州区首南街道正式发布了新就业群体“友好楼宇暖新项目”,首批“首善暖新柜”已在五大楼宇落地。

新就业群体学习交通知识

这些天,随着“甬爱码”的上线,新就业群体更是拥有了一个掌心里的“暖心巢”,这个集一码畅通、甬爱小区、甬爱驿站、甬爱商家、甬爱充电、甬爱同行、甬爱积分、社区报到、甬爱发布、微治理等10大应用的数字平台,让新就业群体一键解锁“幸福密钥”。

为新业态“打工人”做“撑腰人”

近年来,随着新业态蓬勃的高速发展,宁波新就业群体队伍日渐壮大,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宁波首先给予的是制度供给。早在2022年5月,宁波印发《宁波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有力使新就业形态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更有保障;2023年11月,宁波在全省首先试行居住证转户籍制度,让流动人口在积分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获得“福利加码”。

去年底,鄞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法院等10家区级部门联合签署《关于新就业形态规范、保护与纠纷化解的合作协议》。

鄞州10家单位联合签署

各区给出了全方位服务清单。鄞州区发布了“文明骑士”礼遇清单,涵盖生活关怀类、职业赋能类、权益保障类、社会激励类等多项礼遇。

海曙区发布推出“美好生活场景”服务点位和暖“新”服务八大场景,为新就业群体带来就餐8折优惠、免费理发、子女托管等日常生活优惠。成立“新”有所“曙”爱心基金,在求学深造、意外事故、重病救助等方面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权益保障和困难帮扶。

为减少货车司机的后顾之忧,北仑区成立了浙江省首个关爱货车司机的“集爱”慈善公益基金,启动资金达200万元。在职业发展层面,还推出技能夜校、技赋星期天、精技赋能营等近百场技能培训项目,从学历、技能、素养等多维度提升新就业群体综合职业技能。

让“城市过客”变成“阿拉宁波人”

一个个暖心驿站,一项项贴心服务,宁波正是通过这样的“礼遇”,让更多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转变为“阿拉宁波人”。与此同时,这些新就业群体,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份温情,他们的职业价值也被重新定义。

——他们化身宣传员,共筑文明风尚。在北仑街头,50余名“碶上微光”志愿服务队外卖骑手,传递对心智障碍群体的关爱与支持;在鄞州街头,外卖骑手们,将一个个贴有文明封签的外卖送递进千家万户;镇海庄市的“金邻骑士”志愿服务队,利用配送间隙参与文明劝导。

挽起袖子化身“热血骑士”

——他们化身志愿者,开启惠民服务。88名新就业群体组成“甬工骑士”志愿服务队,在750个户外站点提供换电、理发等便民服务;奉化区岳林街道春天社区“护考”志愿服务队每当大型考试来临,随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紧急护送服务;每当有献血活动,各地新就业群体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化身“热血骑士”。

骑士加入兼职网格员

——他们化身网格员,参与网格治理。在江北区,50多名骑手加入兼职网格队伍,发挥骑手走街串巷优势,上报水管破裂、窨井盖破损等各类事件;鄞州区建立的“骑士议事厅”制度,每月组织骑手代表与社区书记面对面协商。在江东商圈治理中,骑手们提出的“优化配送车道”建议被纳入市政改造方案;在奉化区岳林街道桃源社区,外卖小哥成为“移动探头”,通过随手拍反馈垃圾积存、设施破损等问题。

在宁波,小哥志愿服务内容还在不断拓展。他们是“平安巡查员”“民情收集员”,还是“社区助老员”,在基层治理中传递着城市温度。

当下,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涌向宁波,他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宁波,这座包容而开放的城市,只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让城市温度与奋斗热度同频共振,才能真正让这些“城市过客”逐渐感受到家的温暖,从心底里将自己视为“阿拉宁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