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唤价值回归 黄酒龙头联手涨价

日期:2025-04-11 00:19:00

为摆脱低利润率禁锢,黄酒头部品牌双双选择提价。近日,会稽山旗下纯正系列黄酒产品提价,提价幅度为1%—9%;此外,被称为“黄酒一哥”的古越龙山也将于4月22日起对旗下部分重点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提价幅度为2%—12%。对于提价原因,会稽山方面将其归结于呼唤黄酒产品价值回归。

事实上,被视为呼唤价值回归进行的集体涨价,实则为打开利润空间之举。4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部分终端市场发现,目前古越龙山、会稽山旗下多款黄酒产品售价区间约10—50元/瓶。终端价格长期盘踞中低端时,黄酒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如今,伴随着头部两大黄酒品牌进行提价,未来黄酒的价值回归之路还有多长?

价值被严重低估

针对提价原因,古越龙山与会稽山都将此举视为呼唤黄酒产品的价值回归。会稽山方面表示,此次上调部分重点产品销售价格将对黄酒产品价值回归产生积极影响,但本次提价对公司销售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古越龙山方面表示,本次上调部分重点产品销售价格,有助于提升黄酒品类的市场价值认同。

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表示,目前黄酒价值与其历史文化不匹配,价值被严重低估。黄酒企业此时选择提价,在提升营收的同时增加利润,也给众多品牌力较弱的黄酒留下更多空间。

上一次古越龙山与会稽山共同提价,还是在2016年。北京商报记者整理资料发现,会稽山分别于2016年5月、12月发布提价公告,针对旗下包括纯正五年系列产品、部分普通坛酒以及东风系列壶装黄酒产品等多款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为5%—15%。同年,古越龙山也相继进行了提价。据悉,古越龙山分别在2016年3月、5月发布提价公告,涉及产品包括部分普通坛酒、传统型500ml三年陈系列产品以及五年陈系列产品,涨价幅度为5%—14%。

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指出,黄酒本身品类溢价不高,而最近几年,材料、人工等运营成本不断走高,影响了黄酒企业的产品利润,适当地涨价可以缓解黄酒企业的经营压力。

以古越龙山为例,在面对低端产品拉低毛利、难以走出核心市场等诸多问题之下,企业已经连续四年未能实现经营目标。对于黄酒企业而言,古越龙山所面对的问题仅仅是黄酒企业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呼唤黄酒产品价值回归是此轮黄酒涨价潮的长线目标,那么通过优化产品价格体系与结构从而提升利润空间,则成为此轮涨价潮的短线成效。

东北证券食品饮料团队表示,黄酒行业可类比过去的白酒行业,在行业销量下行、中小企业出清的背景下,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提升市场份额、增强盈利能力。

内卷之下的出路

对于黄酒而言,呼唤产品价值回归似乎并非单纯通过提价便可以解决。在当下内卷升级的黄酒赛道,无论是像古越龙山、会稽山这样的头部企业,抑或其他中小型企业,在行业高压竞争之下,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显示,2025年黄酒行业产量240万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长50%,年均递增8.4%;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8.9%,年均递增6.8%;实现利润5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138.1%,年均递增18.9%。

蔡学飞指出,黄酒是中国特有的酒种,历史悠久、文化属性强,还具有利口性与健康性等特点,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但黄酒也面临着社交性不足、价值感不高等品类发展问题,黄酒的价值提升更多的还是应该从品牌文化、黄酒品类的价值挖掘以及消费场景的引导方面,单纯地提价对于黄酒的发展作用不大。

为满足社交性需求,部分黄酒品牌曾推出各种形式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消费需求。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此前塔牌黄酒曾推出黄酒冰棒;古越龙山与梅见战略签约推出“无问西东”联名产品;古越龙山打造“古越龙山·慢酒馆”,推出黄酒与咖啡融合产品。

伴随着部分场景的进一步开拓,未来对于黄酒赛道而言,或许价值回归的终极目标在于深度贴近消费者,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表示,黄酒企业要突破中老年消费群体为主的格局、传统的销售区域、固有经营理念以及低端酒的市场认知误区。同时,黄酒产业发展客观上必须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高度重视研究市场,潜心把市场口碑做到大众叫好,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